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从秦岭文化开掘者到汉水文化记录者(作者/梁真鹏)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16-10-26 07:45字体大小:【
        10年前完成对绵延中国大陆腹地中央的秦岭山脉文化考察,以一部《走进大秦岭》和纪录片《大秦岭》开掘出底蕴深厚的秦岭文化,开启以行走方式抵达自然山水人文精神世界的天水诗人、作家王若冰,2014年12月2日又一次来到山城安康。此次,王若冰将以“追溯一条大江文化精神”为主题对汉江进行文化考察,在完成了对西汉水源头嶓冢山及汉中境内的考察活动后,当晚,他接受了本报的独家采访,娓娓道来十年多来文化苦旅的心路历程。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王若冰,1962年出生于唐代诗人杜甫寓居秦州时投奔侄子杜佐的天水市东柯谷王家垭豁。系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甘肃文学院特邀评论家、天水市文联副主席、天水市作协副主席、高级编辑、天水日报社副总编、陕西省旅游文化顾问。
        2004年,王若冰完成对绵延中国内陆1600多公里的秦岭山脉的文化考察,创作出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秦岭历史文化的长篇散文《走进大秦岭——中华民族父亲山探行》,首倡“秦岭文化”和“秦岭是中华民族父亲山”概念,被媒体誉为“大秦岭的圣徒”、“秦岭文化的开掘者”,“秦岭赤子”。作为第一部以人文历史视觉为秦岭山脉立传的文学作品,作为我国第一位完成对秦岭全程文化考察的作家,王若冰用一座大山概括并阐释中华民族起源、发展、壮大的历史,对秦岭山脉文化精神价值进行创造性发掘,直接引发了持续至今的秦岭文化研究、秦岭旅游及秦岭自然山水保护热潮。以《走进大秦岭》为蓝本,由其主要撰稿的八集纪录片《大秦岭》在央视播出后,先后获第25届电视金鹰奖、国家广电总局2010年度国产纪录片扶持项目优秀纪录片奖、最佳编剧奖,《走进大秦岭》修订本获得甘肃省政府第七届敦煌文艺一等奖。2011年9月,他在完成对包括甘肃、宁夏、陕西在内的整个渭河流域的文化考察后,创作出版的《渭河传》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从出生到现在,王若冰一直生活在西秦岭北坡的历史古城天水。2004年5月,有人向他建议,作为横亘中国内陆的自然及文化地理分界岭,自秦汉三国到宋元明清,发生在秦岭沿线直接影响过中国历史和文化进程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一个作家应该有自己的写作根据地,就像商州之于贾平凹,陕北之于路遥,白鹿原之于陈忠实。他发现,这些年极尽豪华精美的各种旅游书几乎写尽了全国的名山大川,但是仔细一搜,竟然至今还没有一本全面反映秦岭人文历史的书。于是在匆匆的两个月的准备后,2004年7月,王若冰便毅然只身走进了丛林莽莽、峰峦叠嶂的茫茫秦岭,他终于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其实在每个文人的内心深处,都想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像中国传统的文人一样,王若冰深受“文以载道”思想的感染。此外,他还是一位痴情的文化苦旅者,既有文化人的襟怀、眼界和学养,又有旅行家的坚忍、执着和耐劳。从2004年7月3日到9月6日,王若冰历尽艰辛,深入秦岭腹地,途经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河南五省50余县市近百个乡镇,沿秦岭南北绕行,先后6次翻越秦岭主脊,行程6000余公里,对秦岭南北沿线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了全面考察。他走访了遍布秦岭深处,堆积了中华民族历史情感的古战场、古驿道、古村镇,翻阅了50余县县志,搜集了大量遗留在民间的历史资料。他白天在大山深处艰难前行,晚上投宿在乡间客栈或农户家里,一边整理当天的资料,一边为他供职报社开辟的专栏撰写新闻稿件,翌日一早,又搭乘早班车赶往下一个目标。王若冰每天都在山林河谷之间奔走,几乎坐遍了所有的交通工具,实在没有车辆了就步行。
        回想起考察秦岭的60多个日日夜夜,王若冰至今都能记起在秦岭南北穿行,以及在每个驻留过的村镇的生活细节。“在与这座沉默的山岭耳鬓厮磨的60个昼夜,我不仅深深地爱上了秦岭的山山水水,而且我确信我已经触摸到了秦岭神秘的灵魂。”王若冰在《走进大秦岭》这样写道,“是那些充满传奇和征战,苦难和幸福,大喜大悲,大气大阖的经历,让秦岭拥有了可以标榜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高迈灵魂。所以相对于我已经怀有的对秦岭的感情来说,这本书也只能算是我在秦岭之间徜徉、驻留、徘徊期间捡拾到的一块留下了一些岁月痕迹的石头,而对于这座凝结了太多的历史文化情感的山岭的认识和理解,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尚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所以,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这片苍茫山岭,唤回我们民族正在愈来愈缺失的精神魂魄。
        2007年12月23日,在王若冰《走进大秦岭》首发式暨研讨会现场,著名作家陈忠实高度评价王若冰的大秦岭文化写作,他认为,“王若冰的散文,所面对的不是个人的小感受,也不是余秋雨式的散文中对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一段历史的回顾与感慨,而是面对一座横贯中国东西的大山;王若冰笔下的秦岭是‘文化秦岭’和‘秦岭文化’,而且王若冰还把这座山命名为‘父亲山’,把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用自己的观点,用文化的观照,用一座山考证下来,视野之开阔是我没有想到的。”
寻访与“天水”颇有渊源的汉江源头
        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作家需要深入生活,记者更要接地气。
        今年11月16日,王若冰又开始新的旅程。10年以来,他痴迷于在以秦岭为核心,北及渭河流域,南涉汉江流域的辽阔大地行走,探寻遗落在自然山水之间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立志“为山川立传”。时值秦岭考察十周年之际,王若冰再次进入汉江,将对这条像秦岭、渭河一样孕育了辉煌灿烂华夏文明的古老江河,进行全方位人文考察,为其“秦岭三部曲”最后一部搜集创作素材。本次考察活动,他将以自驾车形式,从古汉江源头――西汉水发源地秦州区崦嵫山出发,途经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四省,对汉江流域的地理变迁、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进行全面考察。
        王若冰从嶓冢山出发,追随汉江行踪,经秦州区齐寿、平南、天水等乡镇进入甘肃省礼县、西和、康县和陕西略阳县。他不仅领略了从嶓冢山渗出的涓涓细流汇聚众多河流,形成浩荡西汉水的全过程,也在走访并查阅史料时发现,将“天水”一名的来由归结于古汉水发源地或许更为妥切。不少学者认为,距今1000多年的地质年代西汉水与汉江相通,位于秦州区西南的西汉水源头是古汉水源头。
        嶓冢山,亦即齐寿山,又名崦嵫山,位于秦州区西南,是古代典籍有闻必录的历史文化名山,也是天水境内又一处一山分南北的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山海经·西次四经》记载,嶓冢山距渭河发源地鸟鼠山西南365里,是我国古代西方第四列山系最后一座山,也是古代人们认为的“日落之地”。大诗人屈原《离骚》里所言“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就是指现代地名中的齐寿山。登临嶓冢山主峰时,王若冰看到,从稍子坡望去并不高峻的嶓冢山四周峰峦交错,沟壑纵横。时值初冬,嶓冢山层林尽染,从挂有“威镇三江”匾额的慧福寺踩着遍地金黄的松针在密不透风的林莽中寻觅,他虽然没有在山脊寻找到一泓完整清流,但在朝着山下齐寿乡敞开的山湾里山坡下挖开的土坑里,已经可见清澈的积水,草丛和丛林间的渗水珠让铺满松针和草莽的山径变得泥泞。
        王若冰驾车下山,从半山腰想去西南追寻,到了齐寿乡境内,就见到有一条小河紧依嶓冢山余脉朝西,向着平南流去。到了铁堂峡、天水镇,即便是在枯水的冬季也一样形成条名副其实河流的西汉水,已经拥有了宽阔的河床和河道。西汉水就这样从天水起步,一路接纳来自礼县、西和、康县、成县的众多河流,朝着陕西略阳境内的嘉陵江流去。然而在距今1000多年前,发源于天水嶓冢山的西汉水进入略阳后却并未改道,而是继续东流,在陕西宁强县阳平关附近汇入汉江。只是后来由于地质变化,西汉水才在略阳境内与同一时期改道南流的嘉陵江流向四川并成为现在嘉陵江最长的源头。
        据王若冰实地考察研究,古汉江源头在天水,六朝时期由于地质变化,西汉水改道南流后,宁强嶓冢山才称为汉江源头。对此,《甘肃省志》第二十三卷《水利志》解释得十分详尽:“西汉水,在地质年代曾是汉江源头,后来由于四川盆地水系溯源侵蚀,切开西汉水与川水的分水岭,将汉江上游的西汉水袭夺为嘉陵江上游。”汉江故称漾水。1988年第1版《汉语大字典》第三册说:“漾,古水名。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源出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起初南流至陕西省略阳县即折而东流为汉水,后略阳县东水道中断(或以为六朝时地震所致),水流直南为嘉陵江,至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
        1986年,陕西省史志办公室刊载史料说,上世纪50年代,专家在勘查宝成铁路略阳和宁强段地形时,在陕西宁强阳平关一带发现了一条古河道遗迹。专家经考证认为,该河道是连接汉水和西汉水的古河床,并确认古代汉水发源地应该是西汉水源头天水境内的嶓冢山。基于此,著名历史学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逵夫等学者认为,“天水”一名缘起与古汉水有关。2007年2月,著名历史学家赵逵夫先生《汉水·天汉·天水》一文,在从《禹贡》《山海经》《华阳国校注》《说文解字注浅》等典籍入手,论证位于天水的齐寿山是六朝以前汉江古源头的同时提出,天水嶓冢山是汉代以前汉水发源地。“‘天水’之得名,同其在汉水上游有关。至于秦人之所以将用“天水”来命名他们先祖居住的地方,赵先生认为是基于秦人最早居住在汉水上游。当时,秦人将天上的银河称为“汉”、“云汉”或“天汉”,于是取“天汉”之意,将发源于他们居住之地的这条江水命名为汉水。赵先生在该文中指出:“那时‘汉’既指天上的云汉、天汉,也指发源于嶓冢山、哺育了秦人、秦文化的那条大水,因而人们有因为汉也是天汉的汉称,而将其发源地名为‘天水’。”持有同样观点的著名汉水文化学者、湖北作家王雄对此说得更加明了:“古代敬仰汉水,称汉水上元接天。甘肃东南部西汉水的发源地,自然称之天水。”王雄还从“汉中”一名来由列举反正说,“如果将甘肃的西汉水贯通起来,这个地方(汉中)就是汉水的中游,‘汉中’因此而得名(说法之一)。故汉中没有被称之为‘汉上’。”
        汉江,这条流淌在秦岭南麓的大江,即使在工业化空前的今天,它依然如诗画般地清澈、安宁、美丽。沿汉江而下,仍可见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对这里生活方式的影响。虽然用现代眼光看,汉江颇为沉寂,但正是这里过于的沉寂,使得它比中国其他许多河流更接近自然与人文的原生态。今天,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汉江又一次在人们的视野中被凸现了出来。
追溯一条大江的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蕴育一方文化。在惊叹山水之城安康近几年的巨变的同时,王若冰抖落一路的风尘仆仆,侃侃而谈,中国和欧洲,有两条年径流量相差不多的河流,即汉江和莱茵河。汉江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河,也是交融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第一大河。汉江流域是汉民族的发祥地,汉语、汉学、汉文化,这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胎记。我们现在拥有和享用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图腾,乃至国家钵盂,民族袈裟,均肇始于这条龙形水脉。
        汉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交汇融合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孕育滋长新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的母体的角色,对汉水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产生和注入DNA密码的决定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水不愧为中华文化的母亲河、汉水流域文化的父亲河。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水量丰沛、水质优良,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我省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安康因汉水盛产沙金而称金州,为汉江流域的水陆重镇。安康境内秦岭、巴山相间,河流纵横,地貌多变,四季分明,物种丰富,是全国16个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之一,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也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安康南连巴渝、北出关中,汉江通鄂湘连长江,为古今通衢要冲。安康处于南北过渡地带,其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历史文化资源多元,民俗文化资源独特,旅游文化资源富集,是镶嵌在秦巴腹地的一颗璀璨明珠。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和平利弦子腔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遐迩。具体到安康来说,王若冰跑了安康很多地方,特别感兴趣的是安康保存了非常好的古镇,这些古镇的建筑非常迷人,地域的文化特色非常明显,如果安康在旅游开发中,能及早注意对一些历史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可能将对咱们安康的汉水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若冰此次汉江考察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和支持。他所供职的报社将以全媒体方式全程关注整个考察进程。《天水日报》等媒体开辟“追溯一条大江的文化精神·汉江行”专栏,以图文相配方式每天跟踪报道王若冰行踪和日记专题,作家怀着对汉水的探掘情,像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以苦行僧式的精神信仰,孤身一人驾车途经陕西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及湖北十堰、荆州(部分)、襄阳,河南南阳四省五十余县市,全程考察汉江干流及支流流域人文历史、自然风貌和经济发展等等。他的文字,则用现代意识和赤子情怀关照汉水;他的行走,是对民族精神和灵魂的探索和寻觅。他寄希望于更多的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让关注汉江,保护汉江成为大家的的普遍共识。
        王若冰,一路顺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