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原创散文】桂林客栈里的准妈妈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16-01-22 00:58字体大小:【
文·石土
    桂林客栈并非桂林人开的客栈,它是一位老妈妈用心良苦,以儿子的名字命名的家居式客栈。
    第一次到陕南汉阴县双河口古镇,街道和房子正在复修,凌乱中依稀可见古镇昔日的脱俗不凡。在镇子临清泥河的那条街的转弯处,座山面河的四合院门口,站着一位笑呵呵的老妈妈。她中等个儿,胖的匀称,看上去很精神很健康亦很慈祥。
    我是在打量她时,发散的目光注意到她家门当上方悬挂的那幅耀眼的大匾——桂林客栈。遂问其何为桂林客栈?才知道此“桂林”是老妈妈的儿子。不难理解,天下母亲都一样,在她心里儿子是希望,是情感寄托,是一生的守候。
    她看上去并不显老,我该叫她嫂子,可我还是坚定地叫她妈妈。这是一种直觉,我相信自己的直觉。她那柔和的声音,热情招呼过往的参观者,举手投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古镇复修慕名游,百年往事岁月稠。
寻踪探秘访大妈,物事人情一腔收。
     人有的时侯很蹊跷,蹊跷的令自己都难以琢磨。走过古镇那条老街,好多值得欣赏的物事提不起精神,心里老激动地想着那位老妈妈。仅此一面,对她一点也不了解,冥冥中觉得她是个了不起的母亲。她居住的房子,她淳朴中隐含大气,热情中流露真诚,莫名地对她产生了敬意,甚至是崇拜。要不是跟着团队一起参观,我真想折转身对她了解个究竟。不过,我自信还会有机会与老妈妈在这个古镇邂逅,当下的偶遇虽是蜻蜓点水式的“开场”,注定是首“片头曲”。我要把这次未能深入了解大妈的“遗憾”留作下次拜访的动力。
    山区的镇子不像平原那样四处延伸,道路笔直,整齐划一。只能随弯就势扩展,遇山开挖,遇水磊石或避让。双河口古镇就是这样,古老的建筑,虽然参差不齐,却也错落有序。若是走马观花敷衍小镇,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能走的穿心透彻。可要真正了解它,认识它,弄明白它的前世今生,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事情。
    看是一个不大的古镇,那些古朴典雅的古建筑,或客栈,或作坊,或商铺,或酒馆,都是一部厚重传奇的经典老书;镇子里以往的的那些人家,经商、开店、务农、办作坊,都有鲜为人知辉煌和精彩;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那条现在看来不算宽敞的石板路,曾经是安康通往古都西安的重要商道,是南来北往途经汉阴至西安的必由之地。
    古镇上保存的石板房,木门板店铺,别致的四合院,完全是当年依山而建端庄有序的风貌。尽管集镇开发拔地而起的崭新楼房叫板传统建筑的丽质,水泥钢筋的坚固终究无法取代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的秀美。漫步古镇,穿梭古老的石板街,睹物怀古,依然能让人想象到曾经这里物流人流的繁荣景象。
    双河口古镇虽是个山区小镇,住着千余人口。明清鼎盛时期,这里经营特产山货,手工制作,农产品加工,商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多种行业,有百余家店铺,堪称“日出斗金”之地。至今保存较好的10多栋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多家店铺上的招牌,虽历经岁月的浸蚀涮洗,沧桑了些许,可那彰显荣华气派的深宅大院以及“金字”招牌依然雄风犹存,风姿阔绰。德庆客栈、桂林客栈、何家油坊、岳西世第、端木遗风,等等,这些招牌已不是简单意义的匾额,它们是穿越时空、超越历史、昭示智慧实力的物证言证。还有那大梁上刻勒“咸丰年间”始建的双溪寺,顾名思义因“双河”而得名,其古色古香堪称一绝。现在的双溪寺更不是一般意义的庙宇,那是古镇宗教文化的符号。
    我被感动了。这感动到底是来自老妈妈呢?还是来自古镇?总之,我在小镇每走一处几乎摞不开脚步。最后终于选择“掉队”的方法阅览古镇。当同行的人兵分两路去探访梨树河和楼房河子午丝路古栈道遗踪时,我却无心去观赏来自秦岭深处的靓丽风光,甘愿置身于古镇,聆听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讲述轶闻往事。
 

古颜新姿四合院,桂林客栈锦上花。
真诚亲和待客道,借宿安得归己家。
    是天意,还是巧合?时隔不到一月,我又来到双河口古镇。这次是来参加一个“青年诗会”的颁奖会兼采风。出发时,我就合计着无论如何都要到桂林客栈去拜访那位让我敬重的大妈,去感受她家那复修一新的四合院的味道。
    来到古镇,工作人员发给我一份行程安排方案,当看到我被安排在桂林客栈食宿,我高兴地差点叫出声来。这岂不是天随人愿嘛!我按耐住内心的激动,认真参加这天的活动。
    人在最忙的日子里,时间总是过的飞快,而在闲暇时,或者心有所念想,等待期盼的焦虑中,光阴过得最慢。这一天虽然活动很精彩,可我觉得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熬到了晚饭后,已是星明月朗时分,一群人兴致高涨地围着一团篝火,跳呀、唱呀、吟诗作赋,大有狂欢通宵的架势。我再也待不下去了,擅自“脱离组织”,悄悄来到桂林客栈,这时其他4位被安排在这里食宿的同行者早已安寝。
    这 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踏进桂林客栈大院。
    桂林客栈是一栋传统的四合院,四面没有高高的围墙,只有一个临街的大门,门前也没有高大的石狮,关起门来自成天地。看是普通的房子,进得屋内但见房屋宽绰疏朗,房屋相连又各自独立,东西南北四面合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即为“天井”,可采光通风,又便于纳凉、休闲、穿行。四合院内,虽没有“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小姐、胖丫头”,却蕴含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大妈一家人就是享受这种文化内涵的熏陶,和亲和美,其乐融融。又是这样祥和的氛围提足了大妈的精气神,她把自信与欢乐都写在了脸上。
    进得屋内,我只顾欣赏这精湛的古建风格,进了东房走西方,出了上房去客房,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毫无顾忌地随意观赏。这时的大妈,完全把我当成她的孩子,当成外出务工许久才会来的儿子,又是给我取橘子、苹果,又是给我拿麻花、瓜子,她恨不得把家里好吃的东西都搬出来,让我吃个够。这时的大妈简直就像我那亲妈一样,她热情而不做作,麻利而不慌乱。我能感觉出为人父母的心情,她们愿意把好吃的留给子女,在她们心里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看子女们狼吞虎咽的吃相,儿女们喜欢吃妈妈亲手做的好吃食,那是她们当妈妈的有成就感。
    大妈乐观,喜好抽烟,总是点一支烟或夹在手指间,或叼在嘴角上,闲下来就使劲地抽两口。我想大妈抽烟,一定有她的由头。这居家过日子不容易,尤其是她这个三代同堂拥有11人口的大家庭,要过得风生水起谈何容易。大妈是人不是神,她也难免忧愁苦闷的困惑。她借烟浇愁,长期形成习惯,即使不抽,也要点一支拿在手上,这样心里踏实。我很反对抽烟,但看大妈抽烟那是一种解脱、一种享受,她抽的不是烟,她抽的是责任与担当,抽的是从容和自信。
    我们聊上了,聊得很久,也聊的很投机。我们从她这院子的前前后后,谈到古镇的历史未来,从政府开发古镇聊到她家现在的生活。大妈是个健谈的人,她对党的政策,政府对群众生活的关怀赞不绝口。她对自己主持这个家庭的现状很满意,对未来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大妈是个敏锐的人,她感觉我有点睡意,于是她便起身:就这几间房子,小伙子你随便住那间都行,需要啥子你叫我,肚子饿了你找我。一阵朗笑,她回到她的寝室。我带着回家的温馨和母亲般的亲和温馨进入梦乡。
    夜静得掉根针都能听到响声。敞开格子窗,天井外清新的空气挤过窗的小方孔,室内舒适的能尝到甜味儿,在这清雅静谧的屋子安寝如同被安眠过了似得安静安逸。
    再好的光阴想留真难,眨眼功夫被一阵扑鼻的香味叫醒。我以为睡过头了,揉揉眼看手机,正是凌晨5点多一刻。我以为这是老妈妈在给学生做早餐,索性又懒在床上。厨房里温柔的放水洗菜声,轻巧的切菜声,菜入油锅的炒菜声,声声入耳,持续足有过百分钟。我意识到这不是在给自家的念书娃做早点,这是在给我们这几个“孩子”做早饭。这让人又激动又难受。这些年常在外面奔波,日食孤独,风餐寂寞,遇上这样的好妈妈实在是福缘。在老妈妈身上,我感受到高大母亲的慈爱,善良母亲的贤惠。感受到有妈的孩子,不管走多远,回到家里能痛痛快快地叫一声妈妈的幸福。
    当我们5个人都洗漱完毕,满满的一桌饭菜已经整齐地摆在桌上。蘑菇炒腊肉、香椿炒鸡蛋、木耳腊肉粉条、干洋芋片炒肉、酸萝卜炒廋肉、干豇豆炖腊猪蹄……宁肯不休息,起大早忙碌辛苦,端出10多盘丰盛的佳肴和热腾腾的米饭,还执着地要给我们拿酒喝。肯定地说,这是大妈毫不吝啬倾其所能,心甘情愿把家里最好吃的拿出来招待我们。大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让你如此厚待我们这些非亲非故的人?!
    大妈呀!你让我们吃的不仅是美味,你给我们吃的是乡村人常怀的热情、善良、真诚、厚道。

看似花甲却耄耋,里外运筹忙不歇。
殷实持家业兴旺,厚德大妈女中杰。
    时间一晃又到了日满乾坤的初夏,《千高原》·文学笔会走进古镇,我这是第三次踏上这条不再陌生的路了。
    四季分明的陕南气候注定了双河口古镇不同节令多彩的娇颜。进入清泥河畔,沿河而上,初春还是嫩绿鹅黄的坡面,此时已是浓绿铺盖的世界;开春那春姑般耀眼的麦苗,已长成少妇般丰盈可人,麦浪飘香;昨天还是那一片片露出皮肤的包谷地,此时茁壮的包谷秧高过人头;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露出田埂;随处可见的蔬菜炫富似得摆满一地。对于原本就有恋乡情结的人,奔驰在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里,完全陶醉在回家的感觉中。
    来到古镇,我把早就想好的心事说与同行的几位老师。她们赞成我的想法并和我一起又来到桂林客栈。我们没有提前联系那位老妈妈,只想给她一个小小的惊喜。
    进得桂林客栈院内不见大妈,正在纳闷儿大妈去哪儿了,大妈正好从上房出来迎接我们。我给他送上两条烟,她说啥都不要。在各位老师的同声劝说下,大妈极不情愿地收下了。此时,分明见她很不自在的样子。
    大妈说她原来不抽烟,抽烟喝酒是为解闷消愁。她曾九年因病不吃肉,有天晚上做梦,梦里人说她可以吃肉,于是她从第二天开始吃肉。从养生的角度讲,人不能天天吃肉,但也不能一点肉不吃。九年那是一个不短的时间长度,为身体故,其实就是为家庭、为社会负责,能坚持九年不沾荤,那是要有强大的耐力和决心的。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见大妈想吃肉的苦衷。可想而知,这对一个承受大家庭责任的大妈来说,是何其痛苦的煎熬,可是她挺过来了。
因为是专门来让大妈开心的,我们聊得自然放开一些。有老师夸赞大妈能干,大妈信口回答: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动弹”。“肯动弹”是陕南农村的方言,这是好多地方好多老年人都这样说的一句话。他们把“肯登攀”换成自己的语言“肯动弹”,大妈所说的“只要肯动弹”并非“生命在于运动”,借指殷实劳务。这是至真至纯的真理,谁能说哪个行业?哪些事?不是靠勤奋劳作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呢?
    在来镇子之前,就听说政府给大妈家结算我们上次在她家的食宿费,大妈一分钱都没收。当问及大妈为啥如此这般时?大妈语重心长地说:做人要讲良心,我们能有今天,能接待你们,是政府给我们的扶持,我们不能见钱眼开,谁的钱都收。好一个做人要讲良心,真让人感慨!一位农民大妈,也许她心中无所谓大道理,她们想的最多、记得最牢、最愿意做的就是过好自家的日子,做个普通善良的人。大妈家得到政府的扶持,她用“良心”感恩图报,可敬可爱。人活的就是个良心,良心不散,人的精神支柱就不倒。良心不散,家庭就有凝聚力,社会就能和谐。
    当我给大家介绍大妈如何起早给我们做那么多那么好的饭菜时,大妈并没有激动,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能让你们饿肚子走。我想大妈这是做好事做多了,所以才有听到赞扬时,习以为常的淡定。不能让人饿肚子,这是为人父母天大的事情,也是接人待物最简单而又最难做到的事情。不能让人饿肚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大妈她做到了。
    原以为大妈只不过60出头的年纪,却不知她今年已是78岁高龄的老妈妈了。我终于知道她叫李明勤,名符其实响当当的名字,她就像她的名字,明白事理,勤劳勤恳。她从十几岁嫁到古镇,经历了从点桐油灯到煤油灯到电灯的发展历程,见证过古镇后期的繁华和逐步褪去商业古道的历史。漫长的岁月,染白了她两鬓黑发,同时也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她是个有责任心坦然真诚的人。村上换届,她对着新当选的支部书记说:你要锻炼口才,要好好学习。用好口才把政策、自己带领大家致富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让老百姓明白你的意图,跟着你干,你这干部就当稳了。
    说是一大家子人,其实大妈的桂林客栈也是个“空巢”,她就是这“空巢”里的留守老人。她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面打工,陪伴她的是几个还在上学的小孙子。对内对外她有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活儿。好在大妈精明,会巧安排,就连纳鞋底做布鞋,缝补洗浆这些针线活,她都做的“未雨绸缪”,井井有条。
    在古镇里,我找到了遗存的精神瑰宝;在大妈身上,我找到了古镇的遗风;古镇里那些大大小小的木匾,归结起来,根在“端木遗风”,这是古镇遗存的最大财富,大妈学习领会的透彻,传承弘扬的彻底。
    走进古镇真好,我会再来。认识大妈真好,我不会忘记她,在我心里她是一位慈祥真诚的亲妈妈。我还会再去看望她,仍然带给她喜欢抽的香烟,以此表达对她的感恩之情,亦让老人欣慰,她的厚德有人记着。这会让她,让更多的人,坚定信心把好人做到底,把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