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诗歌,一种体验爱的艺术

作者:柳望河文章来源:新浪网发布是时间:2022-02-10 10:27字体大小:【

人生是一所学习爱的学校,教育是一门研究爱的学问,诗歌是一种体验爱的艺术。

常言道“愤怒出诗人”,然而愤怒并不是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人之常情,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离骚》《天问》,千古流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被誉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嫉恶如仇的鲁迅,也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怀着对这个民族深沉地爱,而被誉为“民族魂”! 

“人的眼睛是要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通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呢?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塔木德》)

人生本身就离不开爱,母爱、友爱、情爱、故乡之爱、祖国之爱,以及对真善美的热爱,构成了人生的壮丽诗篇。有了爱我们才留恋这充满苦难的人世间,有了爱人类才把战争的暴风骤雨化为和平的彩虹,有了爱平凡的世界才有了无穷的创造!

爱是人生的甘露,爱是生命的阳光,爱是心灵的灯塔,爱是幸福的源泉!爱是孤独的人们在茫茫沙漠找到的一泓清泉,爱是在汪洋大海中挣扎的人们看到的风帆,爱是迷路的儿童在密林中遇到的向导。只要爱在,希望就不会破灭。

人是漂流的船,家是彼此的岸。拥有爱,才会真正地拥有人生。然而,只要懂得怎样去爱,懂得爱的艺术的人,才会放射出人性的光辉。

人生本身就是一所学习爱的学校,需要真诚与理解,需要沟通与宽容,需要指点迷津;更需要历练,不断提升人生境界,积累生活经验,增进生存智慧,才会把人生演绎成一曲动人的乐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教育的真谛是人们心灵之间的沟通与影响,缺乏爱的教育绝不是健全的教育,也不会是成功的教育。因为教育是为了人类的优良生活的服务,为了人类的幸福服务,说到底是为人生服务的。

而爱是人类优良生活的桥梁,是人生幸福的要素,是生命活动的源泉。知识、能力、信念固然重要,然而培养爱心、情感、健全人格更为重要!蒙田说:“信任别人的善良实在是自己善良的证明。”所谓“智商高怀才不遇,情商高春风得意”!

人类如果不把爱心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甚至作为全人类行动的指南,那么就难以避免法西斯暴行和“文革”历史悲剧的重演!

教育可以说是一门研究爱的学问,研究什么是爱?爱什么?怎样去爱?当然也要研究什么是恨?恨什么?怎样去恨?研究爱的艺术,也研究斗争的艺术;研究怎样用真善美去战胜假恶丑,使人活的更像真正的人,更懂得生活的艺术。

人是目的,幸福生活是目的,其他都是手段。把“知识”与“成才”看作目的,而无视人生情感、人的幸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和谐,正是现代教育的悲哀。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者,持也,持人性情。(《文心雕龙•明诗》)这里的“志”,不能仅仅看做“志向”,而是人类情感的寄托,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爱的艺术。

热爱生活,拥抱大自然,追求真善美的人,才会成为诗人。而要成为真正的诗人,必须对爱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必须懂得爱的真谛,并且善于用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爱,升华这种爱,使人产生共鸣、产生美感、产生向往。

爱是人类一种最普通、最平凡的感情,也是人类最复杂、最微妙的心理,爱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而要把生活中的爱——心灵中的玫瑰,刻画的惟妙惟肖就更其难了。只有真正的艺术天才,才能担负起这种天使的使命。

难怪有人评价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诗人,一个是屈原。一个是庄子!”那半个诗人我已经不记得了。就连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陆放翁、苏东坡如果都算不得诗人,那么谁还有资格踏入诗的殿堂?可见人们对诗人的要求是多么的神圣啊!

实际上诗人也没有那么神秘,我们每天都在爱着和被爱着,在生活的激流中挣扎着、奋斗着、体验着,只要我们善于扑捉生活的灵感,就会有所激动、有所感悟,有所作为!诗歌实际上是人生体验的纪录和升华,我们说诗歌是一种体验爱的艺术原因也就在这里。

诗歌作为一种人生体验的纪录,是人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最好形式,通过诗歌你可以了解内心的秘密,你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你的向往、你的追求;你的忧伤、你的迷茫,你的爱、你的恨,在诗歌中都可以得到淋漓尽致地表达。

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也可以说诗歌是心灵的升华。通过诗歌情感得到宣泄,意愿得到表达,人格得到提升,有人甚至说“诗可以创造新生命”!

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次心灵洗礼,一本诗集,就是一个人的心灵秘史,甚至是一个民族心灵的缩影。钱钟书先生说:“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更高明。”(《宋诗选注•序》)而西方人把莎士比亚等文学家艺术家都通称为诗人道理大概如此。

当然作为艺术作品的诗歌,则有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有真情实感,真诚是诗歌的灵魂。而且要写的感人、有意味,使人以美的享受,就需要有文学修养,讲究一定的形式,形象、语言、节奏、气韵,也就是要细心加以雕琢,讲究一定的技巧

                                                                  五

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中国诗词的审美特点在意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鸟栖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春风又绿江南岸”,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没有道理。

卡西尔认为,诗学的整个历史都是受贺拉斯这句题铭:“诗即画”,以及西蒙尼德斯的格言“图画是不出声的诗歌,诗歌是会说话的图画”的影响。(《人论》)王维是诗中有画,《春江花月夜》既是诗,又是可以与《蓝色多瑙河》相媲美的音乐,而读泰戈尔的诗,你会被那美妙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景,以及弥漫的宗教气息所感染。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命。”(《论语•阳货》)孔子认为学习诗,可以兴发人的志气,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可以懂得人世交往的方法,可以使人虽愤恨却不忿怒;近则晓得事奉父母的道理,远则懂得服事君上的道理;而且还可以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经》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说:‘思想上没有邪恶’。”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孔子说,不学诗,就不善于说话;不学礼,就不能立身处世。这是孔子针对儿子伯鱼讲的话,把学诗与学礼相对应,可见诗教在古代是重要性。

《庄子》一书首先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为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而《诗经》居其首。刘勰云:“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心生而立言,立言而文明,自然中道也。”(《文心雕龙•原道》)“赞曰:民生而志,咏歌所含。兴发黄世,风流二《南》。神理共契,政序相参。英华弥缛,万代永耽。”(《文心雕龙•明诗》)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古人强调文以载道,追求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当然诗歌与思想家、哲学家、学者的学术著作不同,前者诉诸于情感,后者诉诸于理性;前者陶冶心灵,后者启迪智慧;前者是一门艺术体验,后者一种严肃思考。艺术性应该是诗歌第一位的东西,艺术性不强的东西,无论思想性多么突出,还是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可,更不可能流传下去。

诗歌是一种体验爱的艺术,必须具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你描写什么?鞭挞什么?赞美什么?诗人是艺术家中感情最为真挚、最强烈的人,思想性是诗歌本身就饱含的,而且表达地越含蓄,愈有生命力。而诗歌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有赖于我们对大自然、社会和人生观察、思考、理解的深刻性、敏锐性,有赖于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艺术直觉。只有在人生风浪中不断搏击,从而真正参透爱的真谛,懂得爱的艺术,同时能够在诗歌领域不断探索,不懈追求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

 

Baidu
map